戛納電影節主席稱很高興有中國電影入圍,回應《墜落的審判》在中國走紅 Loading...
資訊  2024-05-17

馬星旭/文

2023年,艾瑞斯·諾布諾赫接受了戛納電影節董事會的任命,將在接下來的三屆統領電影節的各項大小事務,她也成為了戛納電影節78年以來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女性。

艾瑞斯曾擔任法國華納媒體運營總裁近15年。她一手參與制片的《藝術家》正是從戛納電影節起步,並最終笑傲奧斯卡獎的領獎台,囊括了當屆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項大獎。

實際上,本屆電影節還未開幕便陷入輿論漩渦中,放映技術人員等電影節工作人員的罷工、法國電影界的Me Too風波繼續延燒……儘管這些議題或許不再新鮮,卻仍然在電影節的記者會現場等場合反覆提及,因為人們迫切想知道,在這裡,在戛納,作為全球電影節領頭羊的地方,究竟會如何表態?

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行業高管,在法美兩國電影界都有深厚人脈的艾瑞斯走馬上任,或許正逢其時。當天,艾瑞絲·諾布洛赫著一身芭比粉西裝,親和力十足地和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問候,一起聊了聊這一年來的主席工作、對本屆電影節面臨爭議的看法,和未來對戛納電影節的展望。擁抱更多女性電影人、向年輕世代盡情揮手、擁抱新興技術、更加「國際化」是離不開的關鍵詞。

儘管天氣略顯陰沉,但艾瑞斯臉上仍難掩對即將開始的電影節的期待:

「現在,一切都要開始了,希望在這12天里,每個人都能在電影中呼吸、生活——不僅僅是媒體、電影工作者,還有影迷,這就是我所希望的——當然,我還希望陽光能再多一點!」

以下為採訪正文:

鳳凰網娛樂:您如何理解戛納電影節主席的工作?

艾瑞絲·諾布洛赫:從一個商業公司邁入一個機構工作是非常不同的,你確實會看到更廣闊的現實世界。在擔任主席一年後,我認為我的角色也更加明確了,捍衛女性在電影事業的參與是我職責的重要部分,我現在對這一點的感受也比以前更強烈。

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今年的短片競賽和基石單元的女性影人作品更多了。我很高興看到女性越來越大膽、自信,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獲得了更多的項目。

但與此同時,我也讀到了兩三個月前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在好萊塢,儘管《芭比》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但大部分的大預算項目都優先給男性導演。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為那些能夠暢所欲言的女性感到驕傲,我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年輕人以及女性電影人發光發熱,激勵她們,這是我所能做出貢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

鳳凰網娛樂:法國媒體Mediaport計劃在本屆電影節期間發布一份關於法國電影產業的性侵/性騷擾事件的調查報道,傳言中說涉及人員將多達十名,其中包含多個有入圍作品的演員、導演等。電影節會不會針對這份指控清單採取應急措施?

艾瑞絲·諾布洛赫:首先,你說得對,這只是傳言——至少現在我個人認為它是謠言,但我也不完全確定。不過,我們幾乎不可能預先做出什麼計劃,因為這完全取決於具體情況:例如這些事件是在什麼時刻下發生的?被指控的究竟是何人?是否已經向警方投訴?還是僅僅是一則報道?這個人是被指控道德敗壞,還是被指控有強姦和猥褻行為?在做出最後決定之前,必須要逐一分析具體情況。

我會首先和福茂討論這些問題,然後我們會與電影節董事會、與所有相關人員討論,因為最終受影響的可能還是電影本身。因此,有很多事情是無法把控的。我們必須要保持警惕,現實情況是,福茂也非常注意避免任何可能引發爭論的情況。

所以我認為,預先制定一個非常明確的計劃是不太合適的,因為你不能把事情高高掛起,這樣做也會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然,Me Too運動也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決定放映Judith Godrèche的短片《我也是》的原因。我們想為那些經受過各種欺凌的人——不僅僅是女性——發出聲音。影片將在「一種關注」開幕式上放映,然後將在沙灘展映單元面向公眾放映。支持那些敢於直言不諱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鳳凰網娛樂:去年邀請《杜巴利伯爵夫人》來做開幕片,約翰尼·德普的出席為電影節引來一些爭議,你們有沒有為邀片的決定感到後悔?

艾瑞絲·諾布洛赫:我們沒有後悔,我認為也不應該過度回頭看。但我們也必須從各種情況中吸取教訓。今年,我認為福茂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這無關後悔與否,而是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不過同時,爭議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你變得太循規蹈矩,就不會引發討論。所以,還是那句話,這個問題有真正的答案嗎?我也無法給出。

鳳凰網娛樂:福茂在開幕前的記者會上說,「去年我們有一些爭論,而今年我們決定辦一個沒有爭論的活動。」您是否認為這些關於Me Too的討論,或關於女性導演參與、流媒體的討論,都是對影展的一種干擾?還是說,您認為這些就是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這些對話的舞台?

艾瑞絲·諾布洛赫:從我的角度來看,電影節的使命和電影節捍衛的唯一事業就是電影。因此,我認為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明確。但同樣明確的是,電影節一直以來都是辯論、發表意見、自由表達的大舞台。它應該繼續保持下去。我認為,福茂想說的,也是我所希望的,是我們能夠取得平衡,因為我們確實不再那麼頻繁地談論電影了。

15年前,當福茂在這裡做同樣的採訪時,我並不在這裡。但當時,人們只問關於選片的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看到去年電影節上一些電影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墜落的審判》、《利益區域》等在內的9部電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26項提名。這就是我們的主要作用——讓這些電影發光發熱,必須確保這些影片能在戛納大放異彩,我真的認為這是電影節最重要的使命。

鳳凰網娛樂:能否繼續談談您與藝術總監福茂的合作?您會不會對他的某些選擇提出一些意見?

艾瑞絲·諾布洛赫:我第一次參加戛納電影節是在1998年,所以我認識他很久了,但了解一個人和與一個人一起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過去的這一年裡,我學會了如何和他更好地配合,我們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以在不同時刻、不同情況下為對方帶來價值。這一點非常好,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彼此的工作方式是什麼樣的就一目了然了。

我完全不干涉選片,這是我的原則之一,也是電影節運作的重要支柱:選片必須保持獨立。只有當他遇到問題時才會來找我討論。我只會在官方選片發布之後觀看電影,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鳳凰網娛樂:擔任主席一年之後,您對電影節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有哪些構想?

艾瑞絲·諾布洛赫: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電影和國際性。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基礎。今年,我們有了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電影,這是我們從未有過的,還有來自尚比亞和索馬利亞的電影。因此,電影與國際性,這是我們需要保持的基礎。

同時,我們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是什麼?我們如何保持與年輕人的相關性?這非常重要。這對於電影業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現在有太多不同的娛樂活動。如何讓他們參與進來,對看電影感興趣?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我來說,我認為我們在挑選年輕電影人蔘賽方面做得越來越好。我們有阿加特·里丁格(其作品《野性鑽石》入圍主競賽單元),還有格蕾塔·葛韋格擔任評委會主席。她們是電影的未來,她們熱愛電影,也能夠完全重塑電影,而這正是年輕人想要看到的。

除此之外,戛納越來越應該成為一個討論電影未來的地方。我們應該敞開心扉,討論伴隨電影發展的新技術及其帶來的威脅和機遇。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技術一直都在更替。

鳳凰網娛樂:那怎麼看待國際性?像拉美電影在選片中長期處在比較邊緣的位置,印度電影時隔三十年才回歸主競賽單元,中國電影也有幾年沒有出現在競賽單元了。或者說,是否認為戛納應該努力從不同的電影類型中進行選片?

艾瑞絲·諾布洛赫:雖然我並不負責選片工作,但我認為選片應該不分國籍。我知道福茂和選片委員會會一直選擇最好的電影,但我也認為拉丁美洲是戛納應該更加深入的大陸,就像電影節曾經在阿根廷的電影市場所做的那樣。同樣,亞洲也是我們可以進一步擴大電影節影響力的地方。

電影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是超越國界的,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我認為,在理想的情況下,電影能容納各種辯論、傳遞各類信息,這才是最完美的世界。

鳳凰網娛樂:你剛才談到如何關注更多的女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讓幕後的工作人員也實現公平、多樣性和包容性一樣,你是否覺得包括選片團隊在內的電影節管理團隊也應當如此?

艾瑞絲·諾布洛赫:當然。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法國員工的問題上。你對多元化的理解可能與法國人不同,因此,這總是有點困難的。我認為多樣性與包容性對任何組織都非常重要——當你的受眾是多元化的時候,你自身必須是多元化的。所以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鳳凰網娛樂:您從一行業巨頭公司的高管轉變為集政治和電影於一身的機構的領頭人,這是否會讓您對電影業的看法有所不同?您是否意識到了電影業存在一些您之前可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艾瑞絲·諾布洛赫:我不確定我對電影業的看法是否有所不同。但很明顯,電影業現在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我踏入這個行業時,行業的發展路徑和脈絡還是很清晰的。但現在很明顯,這個行業有點迷失方向了。

現在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我個人對影院再次獲取重要的位置感到非常高興、欣慰,因為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個人都認為流媒體將佔據院線的位置。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流媒體加入了這個生態系統,但並沒有真正取代影院。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此真的鬆了一口氣。但我們未來該如何做、重點是什麼?這是我25年的行業經驗中從未經歷過的。電影業總是在周期變化中,這是一個重要的周期,因為它必須重塑自我,我也認為正在製作的電影很可能也必須重塑自我。

我認為我們得後退一步看,電影業必須捫心自問,怎樣才能重回到年輕人的視角?年輕人想看什麼?如何讓他們繼續參與電影?如何讓他們繼續回到電影院?也許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某些問題,比如我們如何創作電影、如何展映電影,我們想在大銀幕上講述什麼故事?因此,我認為這是電影業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時期。我相信等我們兩三年後,情況會更加明朗,但我感覺現在還很不明朗。

鳳凰網娛樂:今年三月,《墜落的審判》在中國上映后,在觀眾之間收穫了極佳的口碑。今年恰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您認為電影節與中國電影之間還有哪些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艾瑞絲·諾布洛赫:我也想聽聽你的意見!(笑)

首先我真的很高興,我們在主競賽單元有一部中國電影入選,我們有一段時間沒有中國電影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全球的電影院數不勝數,我們只看到了成熟的國家的電影成就,但還有很多國家甚至還沒有開始電影事業,或者才剛剛起步。所以我認為,無論如何,傳遞電影的激情和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你的問題和你舉的《墜落的審判》的例子,我認為在電影中了解彼此的文化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了解另一個國家的幽默,了解什麼故事與他們相關,了解他們想在當今世界傳達什麼信息。當前的世界似乎太分裂了。電影似乎是重新團結起來、真正超越國界的絕佳方式。我們應該與包括中國一起的每個國家的電影人這樣做。我覺得電影節帶給我們的好處之一,就是讓我們能夠更加開放地觀看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